(引自:http://www.sop.org.tw/text/25/25-02.doc)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學中心 蔡榮裕
又是新的一年。再度回到精神分析是什麼的議題?
先從前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會長Prof. Daniel Widlocher(France)的書「精神分析的新版圖」[1] 裡的部分內容談起。他與其它三位精神分析師,Dr. Helene Trivouss Widlocher(France),Mme. Gilberte Gensel(France)與Dr. Monique Serebriany (Argentina)於去年年底接受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的邀請,來台進行了「2005精神分析聖誕饗宴:理論與技術的接軌」與「精神分析與神經科學」的公開及內部學術教育活動 [2]。李郁芬醫師等人也在楊明敏醫師的監譯下,與五南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了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法國精神分析書系 [3] 的第一本書「精神分析的新版圖」。值得在此跟大家報告這件事,雖然只是一本小書的出版,但隱含了不少夢想、努力與期待。尤其是該書作者Prof. Daniel Widlocher對於世界各國精神分析的接觸有其好奇,加上職位之便,對於某些新興地區,如東歐的精神分析發展亦有涉及,使得他的論點與觀察面,筆者覺得相當值得思考,雖然据筆者所知,他的論點未必然在精神分析學界裡皆被接受。
「精神分析的新版圖」裡所涉及的皆是目前值得議論的當代命題,如:精神分析與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關係、精神分析與非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關係、精神分析與精神醫學藥物以及精神分析與神經科學的關係等等,這些議題在目前仍是議論紛紛的主題,不是誰說了就算的議題。「精神分析的新版圖」的寫作策略並非對某議題深入大篇幅討論,而是以他待有的方式與經驗提出各式命題,尤其是從目前複雜的各式情境裡提出命題,這是很重要的動作,因為問到了重要的命題,亦等於替精神分析的未來開展了重要的基礎。至於內容的實質回答,Prof. D. Widlocher是有稍做回答,但是以謹慎方式回應,顯然地是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以及對我們而言,仍然需要從臨床經驗裡去體驗的空間。以筆者的有限經驗而言,這些議題在不同地域版塊與文化裡,也有不同的提出問題與回答問題的方式與方向。
筆者在此通訊短文裡,將不針對這些議題的實質內容加以闡述,僅針對某些年青學習者在閱讀「精神分析的新版圖」時,覺得書寫方式不易掌握,引用精神分析之外的學門,如文學、哲學等說法,常增加了解的難度,因為不易以簡易的方式來理解,不若某些教科書般地明確清晰。針對此疑惑,筆者亦採取類似策略,試著從心理治療過程裡,治療師介入個案的陳述時,介入技術背後所隱含的「時間」意圖,來回應年青學習者的疑惑,但這稱不上是什麼解答。
就精神分析的技術而言,若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軸角度,來了解治療師介入時的意圖,或可約略區分為:
1.介入時的目的是以期待未來會更好的方式,且期待愈快愈好的模式;
2.或者是期待此時此刻的了解是什麼;
3.或者相對地只是比較期待個案與自己的心理歷史、地域、民族或文化歷史等等,開展某種對話關係。
這三種意圖在精神分析的技術裡,以不同程度比例的意圖,出現於不同的地域版塊者、或者同一治療師在不同時期的技術裡,這些技術議題亦仍是常引發爭議。較大程度地將重點置於未來導向的介入技術,當然是古希臘以降的治療觀點之一,但加上北美實證傾向的要求,如果介入的技術不具有即刻改變的治療意圖,即很容易遭遇批評。這種潮流當然也影響著精神分析的技術與後設心理學的發展,最極至的推論可能就發展成只偏向「治療因子」的追尋,在意的是針對各種療效因子的修正,亦如Prof. D. Widlocher在「精神分析的新版圖」裡所提及的,認為這也是精神分析界不能視而不見的現象,雖然也不是所有精神分析師皆覺得有花很大力氣關切此議題。
若以治療因子為導向的思考者,關切的是現象、症狀與介入技術之間的關係,不必然需要涉及歷史因素的了解 [4],只要針對橫切面的現象加以處理,這也是何以某些地域版塊的精神分析議題裡,出現是否還需要佛洛伊德文本嗎。這個疑問命題何以被提出,當然有其複雜背景因素,但相對而言,若不涉及佛洛伊德文本或其它歷史材料的探索與思考,較易書寫成彷彿易懂的治療書籍,筆者假設這種期待會影響精神分析的年青學習者,在閱讀某些精神分析文本或「精神分析的新版圖」時困難所在。
如果分析治療時,更著重歷史因素,例如,在意的是個案對於個人心理史的對話,也就是溶合了談論現在、回想過去、與想像未來等交織一起,然後彷彿等待某種化學變化;以目前的了解與經驗而言,這種方式是像教育一樣需要花時間的事,而這也是某些精神分析師堅持的立場。此種論述事情的方式亦出現於「精神分析的新版圖」裡,雖然陳述的是當代的命題,但處處皆是與歷史的對話,而這些關切當代議題的背後,則是針對未來問題與發展的投注心力。年青學習者若不熟悉佛洛伊德文本,加上對於精神分析之外其它學門的了解有限,即易覺得閱讀「精神分析的新版圖」有些出力,雖然並非感到出力即無法從中有所收獲。對於這現象,筆者的解讀是,我們對於歷史材料的親近態度之不同,將頗影響精神分析在台灣的未來發展面貌。
以目前精神分析盛行的區域版塊而言,相較於歐洲的歷史久遠,對於人是什麼,人性是什麼等議題,在宗教、文學、哲學、神話、法律學、建築、美學藝術等,皆有了豐富的論述傳統,佛洛伊德在曾在論及精神分析訓練機構的建構時,認為理想的精神分析訓練,也需要包括這些學術傳統。這也許是何以「精神分析的新版圖」裡談論的是當代與未來,卻皆是指向歷史的考察,包括對於佛洛伊德文本與其它學科的引述,在這些相互對話裡豐富了對話的內容,雖然不必然指出馬上實質操作的方式。這對於台灣的短期歷史,以及我們對於歷史的態度與信心,可能與「精神分析的新版圖」裡展現的,歐洲人再三反芻自己歷史的的態度有所不同 [5]。然而,這些態度也頗影響我們對精神分析文本的不同期待,亦相對地影響我們面對個案時的潛在基本期待。畢竟,何謂以人為本的論述與治療策略,並不是只單純地以「愛心」為一切,若缺乏前述這些複雜角度的了解,有時候,愛心也是令人可怕的。
簡言之,尋求此時此刻強而有力地引發改變的期待,以及借由再三反芻歷史資源,進而形成對人的了解,這兩條路徑雖不是一定無法相容,但似乎亦隱含著重大歧異。然而,某方面而言,精神分析對於移情的著重所顯現的特質,即是針對此時此刻,但是在心理象徵意義上,在個人的經驗層次上,亦混合了早年生活史的經驗,甚至也包含了對於未來的期待。也許,精神分析的持續如此發展與思考,在更了解人類潛意識的運作方式後,可以對這些歧異面有深度的反芻與想法。
註:
1.Prof. Daniel Widlocher (1996) Les Nouvelles Cartes De La Psychoanalyse, 中譯:李郁芬、黃世明、洪萍凰、吳建芝等譯(2006),精神分析的新版圖,五南出版公司。
2.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內部的評估,覺得這是2005年相當成功的一場延續近十天的學術活動。
3.另由蔡榮裕策劃的英國精神分析書系,近期內將出版陳登義院長所譯的「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以及蔡榮裕與楊明敏合作策劃的佛洛伊德書系亦正開展中。
4.例如,在醫學診療裡亦有類似不同程度的傾向,診療時偏重病史的探尋或較借重科學儀器針對當刻現象的解讀,約略說來兩者似乎不衝突,但實質業務時或者有法律糾紛時,卻是差異頗大。
5.筆者無意指這是所有歐洲人的態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