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自:http://www.sop.org.tw/text/24/24-12.doc)

台南郭綜合醫院 身心科 陳金柱

杏仁體是數個神經核組成的,既是傳統皮層的一部分,也是次皮層紋狀體(striatum)的一部份。所謂杏仁核,最早在十九世紀由德國人Burdach發現的。他當初所命名的杏仁核,其實是現在所知杏仁體的底側核(basolateral nucl)。整個杏仁體分為四部份,分屬次嗅球(accessory olfactory bulb),主嗅球(main olfactory bulb)這兩個屬於嗅覺系統,卻是杏仁體的一部份,其次為中央內源核(central and medial nucl),屬於紋狀體與少部分的皮層,也是主要由麩胺酸鹽(glutamate)為神經傳導的杏仁體,且與下視丘、腦幹、自律神經系統關聯最深,因此,與情緒表現的強度或警覺度(arousal)有關。最後一部份則是最早被發現的杏仁核、底側核,這一部分屬於額葉與顳葉的系統,與紋狀體有通路,反而與下視丘較無直接關聯,與情緒記憶關係深遠,其神經傳導以GABA為主(Trends Neurosci,1998;21:323-331),了解這些解剖學的關係,可助於我們探討情緒反應之狀態(正面與負面情緒)與警覺度(情緒的勁道)。其實整個杏仁體均與血清素(serotonin)神經傳導有關。

前文 已探討杏仁體負責恐懼感受的機制,即所謂恐懼制約反應(fear conditioning),Weiskranz是這方面的先驅(J Comp Physiological Psychol 1956,49:381-391)1956年首先提出杏仁體具有情緒性學習的角色。

制約刺激(中性刺激)配著無制約刺激(嫌惡刺激),正常人均會產生制約反應。在人類,以產生皮膚傳導反應(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為代表。杏仁體有病灶者,不管是單側或雙側有病灶,均不易產生制約反應,即不具皮膚傳導反應;對於制約刺激與無制約刺激均記得清清楚楚,且單獨對嫌惡刺激也有情緒性反應,但是,因為杏仁體受到破壞,卻不會產生制約反應,表示無法將中性訊號與嫌惡刺激連接,證明人類的杏仁體負有情緒性學習的功能(Curr Opinion Neurobiol 1996,6:221-227)。正常人聽到令人傷心的故事,會引起情緒反應,我們稱為情緒性警覺反應(arousal)。有杏仁體病灶者,聽過感人故事後,無法記得特別感人的內容,表示杏仁體不僅負有情緒性學習的功能,特別具有引起情緒性警覺的角色,以進一步產生情緒性學習。這種情緒性學習,傳統上稱為恐懼制約學習,早期由動物實驗得到印證。當老鼠對制約刺激配無制約刺激產生恐懼反應與自律神經生理變化時,杏仁體均出現特別神經反應。Rogan與LeDoux實驗發現,當老鼠產生制約反應時,在杏仁體側核測得誘發電波,這種電波產生學習記憶的訊號:長效增強(long-term pontentiation)。表示傳統的恐懼制約,藉由杏仁體的神經通路產生訊號處理,一方面是情緒學習,一方面代表情緒反應(Neuron 1995,15:383-403)。為何杏仁體的誘發電波可產生長效增強?理由是杏仁體的底側核有神經放射到海馬回,海馬回與杏仁體的通路如果被破壞,老鼠則不會對制約刺激產生恐懼反應(J Neurosci 1995,15:7548-7564)。表示杏仁體與邊緣系統(包括海馬回)的通路,與儲存或擷取長期記憶有關,也表示杏仁體是新皮層與海馬回之中間站。因為,如果等老鼠已對制約刺激產生恐懼反應後,再破壞海馬回與杏仁體之通路,老鼠仍有恐懼制約,只是制約行為表現有障礙,不出現害怕的行為,但有停止不動的意思。可見記憶的擷取或儲存有上下的神經通路,非杏仁體單獨作業(Hippocampus 1996,5:390-408)。

所謂聞香下馬,在制約學習有另一道機制,以「強化現象」來解釋。研究發現,這種正面作用的神經通路與杏仁體的底側核有關。凡會強化神經行為的神經通路均與腹側紋狀體有關,包括nucl accumbens。而杏仁體的底側核與這些神經核均有直接通連,主司慾望、食慾。同樣是正面作用,聞香下馬,沒什麼不好,如果是濫用物質,如:海洛因、酒精,則要付出慘痛代價。底側核有病灶,其制約學習受到短暫抑制,但是主控正面作用的行為失去作用,即逃避行為產生障礙,這足以說明藥癮者,心理並不想用藥,卻無法控制該有的逃避行為。可能是這段神經通路有障礙。另外有個機制稱為處罰制約學習。Killcross等人利用破壞神經核的病灶實驗,證實杏仁體的底側核,不僅與制約學習所產生的逃避行為有關,與處罰制約學習也有關,難怪藥癮的病人很難改,處罰制約失去功能,真的是本性難改(Soc Neuro-sci Abstr 1995, 21:1667)。如果破壞的是杏仁體的中央核,則剛好相反。逃避行為沒有障礙,傳統的恐懼制約產生嚴重障礙,這是神經質的發源地,也是恐慌症的源頭之一,當然與憂鬱症也關係深遠。杏仁體中央核遭破壞,制約反應產生解離現象,制約刺激不會產生制約學習,強化現象卻保留完整,會逃避處罰,將制約反應升等,卻強化了慾望,藥癮病人知道不要再濫用藥物,因慾望被強化,產生難以抗拒的情緒,就是這種機制。

杏仁體的中央核,不像底側核有通路往動機回饋系統。其神經核直接通腦幹的自律神經系統,與情緒的表現度、警覺度有關,不過因這層關係,就無法將情緒與注意力分開。中央核不僅與腦幹下連,也與前腦底部的乙醯膽素神經系統有通路,再進一步與黑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有通路,最終影響制約學習行為,中央核的影響面較深遠廣闊(Soc Neurosci Abstr 1995, 21:1224)

杏仁體是個複雜的結合,各部位神經核分司不同的功能,影響的不僅是正面與負面的情緒,更與情緒的警覺度有關,當然視情緒所帶來的影響面,情緒警覺度更進一步影響注意力與記憶。

杏仁體與情緒有關之外,與注意力、記憶也有關。Murray等人,將猴子的杏仁體切除後,測驗他們的記憶力,測驗方法完全不涉及情緒反應,只憑猴子的觸覺與視覺。結果發現,杏仁體切除後的猴子,剛把玩過的東西,無法記得其形狀,這種結果顯示,杏仁體負有憑知覺產生記憶聯想的能力,這很像統合遊戲。這類記憶能力透過知覺聯想的作用,所產生的學習,這是一種非陳述性記憶(implicit memory)(Science 1985, 3:604-606),也是情緒性記憶。

早期研究失憶症者,也發現顳葉主幹受破壞,並未出現失憶症,反而是海馬回—杏仁體共有病灶者,產生記憶障礙(Science 1982,218:1337-1337),Bechara等人,分別檢查杏仁體與海馬回有病灶者,均經過磁振造影證實病灶後,發現凡杏仁體雙側均破壞,保留海馬回者,能記得測驗的項目名稱,但無法產生制約反應,凡海馬回遭破壞,保留杏仁體者,能產生制約反應,卻記不得施測項目名稱,凡海馬回與杏仁體均遭破壞,則以上兩種反應均有障礙,這是有關情緒制約與陳述性記憶,在杏仁體與海馬回出現雙重的解離現象。(Science 1995, 25:1115-1118)

總之,杏仁體攸關情緒性記憶,又與情緒的警覺度較有關,所以在杏仁體內注射壓力激素,如:epinephrine與glucocorticoid對情緒性記憶有加強作用。換句話說,愈有壓力的事件,愈不易忘掉,相反地,β-blocker與杏仁體病灶,則減弱情緒性記憶;右側杏仁體主司情緒性制約刺激所產生記憶。正常人所記得的情緒性事件愈多,右側杏仁體的局部血液量與葡萄糖代謝率均相對上升(PNAS 1996, 93:13508-13514)。情緒不僅有偏見,記憶的儲存也有偏見。杏仁體的底側核對情緒性記憶的強化(consolidation)最重要,目前的研究證據均指出,杏仁體底側核負責傳統(巴夫洛夫式)恐懼制約的記憶強化作用。選擇性只破壞杏仁體底側核,保留中央核,則阻斷原有記憶的強化作用,因為杏仁體底側核與海馬回,前腦底部nucl accumbens,紋狀體等邊緣系統,有緊密通路,這些通路都與記憶強化作用有關。(Trends Neurosci 2002, 25:456-461)

情緒性記憶之強化作用由杏仁體底側核所負責,且該神經核在制約反應時,會出現長效增強(LTP),具有神經細胞的連接性、合作性與突觸傳導性,是記憶的細胞訊號。情緒反應的表現,如:驚嚇、不動、心跳加速等自律神經,內分泌等行為反應,則主要由杏仁體的中央核所負責。(Trends Neurosci 2001, 24:540-546)情緒記憶之細胞表現是長效增強,目前的研究也發現,長效增強的分子學變化,特別與長期記憶較有關的後期長效增強(Late phase LTP),可維持到數小時的電波,在神經細胞裡會產生蛋白質與RNA的合成(J Neurosci:2000, 20:6317-6325),表示這種記憶是成熟的,當然也不易忘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nlung 的頭像
    hnlung

    心理健康資訊補給站

    hn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